小镇风情铁路游程-集集线


集集铁路支线
集集铁路支线建于日据时代大正10年(西元1921年),兴建铁路的用意为了日月潭水电工程施工材料的搬运。集集支线全长约30公里,横跨二水、名间、集集、水里4个乡镇,沿著浊水溪畔行进,起终点之间的车站包括纵贯线上的二水,及支线上的源泉、浊水、龙泉、集集、水里和车埕,行驶时间约45分钟,集集铁路支线的观光价值让南投县政府干脆将这段铁路命名为「南投观光铁道」。
这条观光铁道沿著浊水溪兴建,也是目前台湾除新北市的平溪铁路支线、新竹内湾铁路支线外,仅存的第三条铁路支线,而且更是南投县境内唯一的一条铁路。全程行车时间约45分钟,沿途绿色隧道、清新小溪、田野风光、断崖峭壁平均分布,景色十分优美,加上集集站、水里站、车埕站风味十足的旧车站造型,可说是怀旧旅游的最佳经典路线。

集集线铁道风情/kate
小镇景观推荐:
921震灾纪念墙
位于集集镇田寮里添兴窑旁的「921震灾纪念墙」,并非是真正在921地震时镇毁的墙,而是一座陶砖构成的墙面,上面印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手印,这是协助田寮里重建的人士所留下的,手印之间还有不同形状的树叶,这是对绿色隧道周边生态环境的纪录,刻意留下的空缺部分,代表集集人心中无法磨灭的震殇与勇气。
集集铁路文物博览馆
这座博览馆是利用铁路局的厂房改建而成,里面展出集集镇怀旧相片、当地作家陶艺展及921的震灾实录,其中有一块大石头据说是被地震从地底下镇出来的,相当的吸引好奇的民众。
环镇观光铁道+自行车道
环镇观光铁道指的不是南投观光铁道,而是集集镇自行铺设的轻便轨,引进蒸汽老式车头,行驶于集集车站与明新书院之间,附近景点还有军史公园和特有生物保育中心。最特别的是这条铁道旁还有自行车道伴随,游者可以一边追著火车、一边享受铁马追风的乐趣,好不逍遥自在。
集集火车站
集集旧火车站建于1933年,当年车站采用高级的桧木搭建,纯朴而坚固,许多著名的广告片都曾出现过车站的影像,尤其车站黄昏的景象最美,可惜在921地震时车站建筑震毁,取原貌、原建材、原地重新搭建,并于2002年2月复原完成,除了内部厕所不太一样外,外貌几乎和旧车站是一模一样。
地震倒塌的武昌宫
位于集集镇民生路上的武昌宫,宫内供奉玄天上帝,华丽的殿宇在921地震当晚震毁,就连香炉也倾倒躺在庙前地上,奇妙的是在寺庙面墙断毁后,庙的屋顶却保持原状平行躺在地上,该地目前已划定为震央纪念公园,震毁的庙貌也将永久保留。

水里蛇窑/Jacky
其它景观:
●由名间到集集之间的16省道,沿途有国内著名的樟树「绿色隧道」,这段优美的公路大部份路段与集集线铁路平行毗邻,经常有三五成群的学生由集集骑脚踏车或协力车在此优游,也常有即将结婚的新人们在此拍摄婚纱照。
●绿色隧道的中段附近,有一座添兴窑陶中心,设有陶艺品展售中心、陶艺教室等,游客也可入内参观,并动手玩玩陶艺制作。
●大众爷祠前方的庙埕,有一株超级大樟树,树围达5.6公尺,树高25公尺,树荫的面积达三百坪,为全省少见的大樟树之一。根据南投县文献记载,这株大樟树的树龄已达700年,当地居民尊称它为「樟公」,并备香烛祈求平安。。
●集集火车站的广场前方,展示了两部国军使用的M24战车,此乃因绿色隧道附近的龙泉,有国军的坦克研发中心。
●明新书院建于光绪8年(西元1882年),内供奉文昌帝君、制字先师、紫阳夫子等圣贤,三合院的建筑在百年时光的洗礼下,显得格外地古意盎然。另外,书院旁也布置了农村民俗文物供游客参观。
●台湾省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这里原本为林务局峦大林区管理处的旧址,民国81年成立。是调查与研究及保育台湾特有或珍贵稀有野生动物和植物的基地,里面也饲养、培养著一些珍贵的动植物。
●集集自行车道已非常完整,游客可在集集火车站前租脚踏车或协力车,逐一游赏各地点,也是一种颇为悠闲的玩法。若循14号省道直行,约10公里可抵达集集火车支线上的另一山城「水里」,位于浊水溪和支流水里溪的会流处,虽然开发比集集晚,但街区的发展却比集集来得迅速与繁荣,密集的街屋和住家分布在水里溪两岸,也成为附近乡镇农产的集散地。
●水里蛇窑水可同时让100个人在陶艺教室中捏陶,另外也可在拉坯机旁由专家指导体验拉坯的乐趣。
◎交通资讯:
1.可于铁路纵贯线上的二水站,转搭集集铁路支线的火车抵达集集站;或者从台中火车站搭乘往车埕的火车。
2.可由台中、南投搭乘往水里的客运,在集集街区下车。彰化地区的民众可在员林、二水、竹山搭乘往水里的员林客运,同样是在集集街区下车。
3.若自行开车前往,走中山高的驾驶人可在台中交流道或南屯交流道出高速公路,若走第二高速公路可在沙鹿或龙井交流道出高速公路,行经台中市区又转衔接74号省道(中彰快速道路),到达彰化过了芬园至草屯交流道再接上中二高,续南行于名间交流道下高速公路,进入3丙省道而抵达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