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尖岬富贵角


富贵角灯塔/Eva随手拍
石门,是台湾本岛最北的一区,傍晚时分火红的落日通常会从台湾最北端-石门富贵角以一眨眼的功夫,溶入深蓝色的台湾海峡。富贵角,是台湾最北端突出的海岬,其名由荷兰语的海岬[Hoek]音译而来。富贵角一带的风棱石是全省规模最大、最壮观、也是本区最大的特色,乃是八十万年前火山爆发所遗留下来黑色的火山岩,地质学名为「风棱石」。来到富贵角最重要的地标乃是黑白相间矗立在富贵角岬角之富贵角灯塔,历史悠久,也是本省最北端的灯塔。
随著富贵角公园的成立,沿途铺设观光步道,串连礁石海岸、风棱石和富贵角灯塔等景点,顺著步道,观赏激浪冲袭海蚀藻礁的壮丽景观,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奥妙。

麟山鼻游憩区/Lu
与富贵角相遥望,分守白沙湾两边有如石门守护神之麟山鼻,位于德茂村海岸,当地居民称为「鼻尾鼻」或「鼻尾头」,日治时期改称为「麟山鼻」,和富贵角一样有著大量的火山遗迹「安山岩」,极富地质探讨价值。在岬角的北端,形成的石沪区,当地居民依天然地形筑成的袋状石墙,这就是石沪,早期居民利用退潮时捕捉困于石沪内的鱼虾,如今因各种因素影响,已废弃不用。
麟山鼻游憩区中设有人行步道及木栈道等设备,可欣赏海滨风景和麟山鼻的瑰宝-藻礁生态,步道中还有许多奇特岩石及自然景致,是一年四季都适合玩赏的风景区。

石门洞 / kavin
位于尖鹿村的石门洞正式学名为海蚀洞,或称海蚀拱门,是受潮汐长期侵蚀逐渐凹陷,最后被风浪挖穿而形成的洞穴。这个经过数百万年的时间淬炼才形成的天然奇景,有如一座气势雄伟的石造拱门,耸立于滨海公路旁,早在清朝已是淡北外八景之一。石门洞约有十公尺高,顶上虽已长满绿草,但细看之下,仍发现它是由一层层岩层堆叠而成的,而且也可在洞顶发现许多奇形怪状、颇富玩赏之趣的石头。远眺无边碧海,呈现层次分明的蓝色调,而蓝色之上,有白云悠悠,不仅令人心旷神怡,更令人尘念尽消。到了傍晚时,欣赏天际斑斓如锦的晚霞,和瞬间即变化万千的夕阳,在辽阔的海天之交,搭配成完美的演出,一定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富基渔港 / kavin
到富基渔港吃海鲜已经成为此线旅游的重要据点,原本这里只是一个小渔港,每当捕鱼船只归来,在此卸下满载的渔获,空气中永远弥漫著挥之不去的腥味,曾几何时,附近的游客发现这里的海产具有新鲜、便宜的特点,不仅吸引了邻近乡镇的居民,更有许多人不辞辛苦远道而来,只为品尝新鲜美味,而且价格合理的海产。由于口碑不错,使得近几年的富基渔港,一到假日便到处都挤满了慕名而来的游客。因此,贩卖新鲜海产的摊位也日渐增多,不但如此,当地还发展出一种特殊的饮食方式,游客在购买了活蹦乱跳的新鲜海产之后,就在旁边直接选个中意的饮食店,将所购买海产交给店主,烹调方式任由指定(清蒸、烧烤或爆炒),不消几分钟,美味的海鲜就上桌了。在酒足饭饱之余,游览一下富基渔港,相信港边的渔船、岸上的人家、略带盐味的海风,必为游客带来一个不同于都市的感受。幸运的话,还能看见刚刚进港的渔船,正大批卸下各地来的渔获,各种奇特罕见的水产,夹杂在平日就已熟知的种类中,不但增广了见闻,而且可以感染其丰收的喜悦。
位于核能一厂边的十八王公庙全名为干华十八王公祠,相传于清朝中叶,有十七位唐山客乘船渡海来台,不幸落海罹难,据说本地居民将欲收埋时,船上随行的义犬亦跳入海中,以身殉主,居民有感其义,遂将其与主人合葬一冢。据闻事后参与埋葬的人每逢出海必定丰收,并且均能逢凶化吉,由于灵异不断,有求必应,所以香火鼎盛。庙旁饭卖的小吃供品有麻油鸡酒与肉粽,十八王公肉粽俨然已成为石门区的特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