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簡介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位於台中市北區館前路,其中科學中心、太空劇場、行政中心、戶外庭園於民國75年對外開放,為國家設立的第一座科學博物館,也是台灣首座將自然科學生活化並擁有現代化設備的大型博物館。科博館肩負自然科學與人類學收藏及研究任務,同時,為讓國人瞭解台灣本土植物生態,科博館於民國88年開幕植物園,劃分八大生態區,是民眾寓教於樂的休閒場所與台中旅遊熱門景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特色
台中科博館的地標就是位於科博館西屯路前方的「水鐘」,這座水鐘高3.5公尺,由法國物理學家設計製造,藉由水的重力與虹吸作用,帶動鐘擺計時。科博館主要分為六大展區,包含:科學中心、生命科學廳、人類文化廳、地球環境廳、立體劇場、太空劇場。永久展示內容包含天文、物理、地球科學、古生物學、動物學、植物學與人類學,內容不斷推陳出新,期望提升民眾科普知識,並努力成為東亞地區最重要的自然科學博物館。為配合政府組織改造,「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及「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於102年1月1日起由科博館統籌三大園區的展示與規劃,期許整合中部重要的自然與科學教育資源,以發揮更大的文化教育功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展區介紹
● 科學中心─科學中心位於科博館入口前方,設有科學探索展示、太空劇場、半導體的世界、宇宙奇航、物質世界、幼兒科學園以及戶外活動區等。等。● 生命科學廳─於民國77年8月開放,位於科博館左方,以大自然奧秘分成13個展區,展示人類學與地球環境生態保育。由生命的起源、生命著陸、恐龍時代、哺乳類的演化與適應、人類的故事、人口與糧食、大自然的聲音等,強調「人與自然」息息相關的概念。
● 人類文化廳─精彩的人類文化廳位於科博館左方。展示內容以世界文化及中國科學和大洋洲為主題,包含中國醫藥、中國的科學與技術、農業生態、古代的中國人、漢人的心靈生活、大洋洲及台灣南島語族等七大單元,可以一窺先人的智慧。
● 地球環境廳─以地球與環境能源規劃包含鳥瞰、環境、立體三大劇場;以及芸芸眾生、微觀世界、臺灣自然生態三個展示主題;更有涵蓋地動驚魄、足下寶藏、瀛海探奇、人與環境、物種保育等主題的劇場教室,並設有2008引進透過直徑173公分球型螢幕來介紹地球的SOS展示系統。
● 劇場放映─以聲光、電化等高科的設備,規劃了立太空劇場、立體劇場、鳥瞰劇場及環境劇場等。太空劇場另有專人5分鐘精彩星象解說,讓人輕鬆獲得實用又有趣的天文知識,大受歡迎。
● 植物園─於民國88年7月啟用,位於科博館後方佔地4.5公頃,展示台灣低海拔植物生態和熱帶雨林。熱帶雨林展區,外觀仿中國式建築,為高40公尺之玻璃溫室,造型獨特而搶眼。
● 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位於南投縣鹿谷鄉,園區廣達三十餘公頃,不僅是遊憩休閒公園,更兼具了自然教育、環境生態教育、鳥類保育、辦理生態復育計畫、生物多樣性維護之教育規劃及研究等多元功能。
●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園區有「斷層槽溝保存館」及「地質科學館」兩處展館,其中「斷層槽溝保存館」負責展示與維護車籠埔斷層槽溝,「地質科學館」則是提供豐富多元的地質科學教育資訊,讓民眾更深層了解並學習地質科學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