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宮簡介
天后宮位於澎湖縣馬公市正義街上,俗稱『天妃宮』、『媽祖宮』,在明代稱為『娘宮』、『媽娘宮』、『娘媽宮』『媽宮』等,也是馬公地名的由來;天后宮是全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在西元1604年荷蘭人被明朝擊退到澎湖時就已經存在,可見其歷史之悠久,也是馬公地區民眾的信仰中心。
天后宮-建築風格
天后宮建築是傳統的閩南式合院建築,不同於其他廟宇的建築風格,坐北朝南採四進式格局的廟宇,以傳統工法構築、樑柱使用榫接方式建構,包括山川殿、正殿與兩側護龍和後落的公善樓(清風閣);山川殿為三開間,屋頂展現了雙龍燕尾起翹,屋脊中間是剪黏雕塑『龍馬負河圖』;正殿祀奉金面媽祖,在神龕兩側有四幅擂金畫,是廣東省匠師朱錫甘的作品,正殿並與護龍相接,分別奉祀註生娘娘和當地烈婦的節孝祠;後進的清風閣右壁嵌入一方石碑為『沈有容諭退紅毛碑』,碑高198釐米、寬28.7釐米,是為紀念沈有容驅逐入侵澎湖的荷蘭海軍的英勇事蹟。
天后宮-歷史發展
傳說在元朝17年(西元1280年)元世祖派兵征伐日本,卻遭遇颱風的襲擊,官兵們到處流散,卻夢見媽祖顯現而救了官兵,並於澎湖登陸,於是在隔年元世祖便封媽祖為『天妃』,建立天妃宮並設澎湖寨巡檢司;明朝稱天妃宮為『娘宮』、『媽娘宮』、『娘媽宮』『媽宮』,成為了地名,至明朝嘉靖42年(西元1563年)因為剿倭勝利進而擴建媽祖宮,到了萬曆20年(西元1592年)日本鎖國政策瓦解,倭寇邊開始侵襲中國沿海以及澎湖,但明朝軍隊都能將其退之,據傳是媽祖的保佑,故又重建媽娘宮,天啟4年(西元1624年)明朝趕走了荷蘭人又改建媽祖宮而成為現今之貌;清朝康熙22年(西元1682年)施琅率領軍隊進攻澎湖擊退明軍,施琅認為是靠媽祖顯靈相助,於是奏請康熙皇帝加封,並特派禮部郎中雅虎專程來澎湖致祭,隔年正式加封為媽祖為天后,從此媽祖宮又稱為天后宮,地名為媽宮,民國9年便把地名媽宮澳改為為馬公街。
林夢真 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