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都會公園前身
19世紀時期衛武營原本為一沼澤地,日治時期被做為日本陸軍步兵連隊基地,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繼續沿用做軍事用途,在此成立軍事訓練中心及後勤補給單位。因為長期的管制,反而難得為都市區保存下一處不為人為破壞的自然生態環境。衛武營都會公園的誕生
民國68年衛武營區正式卸下軍事用途,閒置一段時間後,由高雄綠色環保團體積極向中央爭取成立「衛武營都會公園」,民國96年核定「衛武營都會公園開發計畫」,整體園區結合「高雄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除了維持生態保育概念外,更增加文化藝術的元素,成為都會公園的一大特色。民國99年,衛武營都會公園正式開園,成為大高雄地區重要的「綠色之肺」。高雄都市人的綠色之夢
衛武營都會公園是經過數十年的爭取而建成,當時被稱為「綠色之夢」,格言為「讓孩子們和草、和花、和樹一起成長,讓相愛的情侶在樹蔭、花草間徜徉,讓老人有個地方休息、散步、運動,讓都市居民有個溫暖的綠色夢境。」夢境公園區-為衛武營北區入口,不同方向的步道皆樹立著「衛武營都會公園」的金屬Logo,紅色鐵板上還刻著「自然公園格言」,沒有水泥牆和門板的阻隔,開闊空間感讓人神清氣爽。
自然探索林區-占整個衛武營公園約一半的空間,是重點生態保育區。主要呈現衛武營區在成為軍營之前的熱帶森林及濕地之樣貌。特定地點設有觀察站及林間教室,作為遊客體驗及學習自然的場所。最特別的是位於北湖西側生態「高敏感」區的「人行橋」,形狀如同一棟蓋在湖面上的小木屋,進入人行橋可降低人為干擾,觀察最自然的生態景觀。
城市花園區-栽種多種香草、藥草植物,包括茵陳蒿、過山香、唐棉等,吸引許多蝴蝶、鳥兒聞香而來。
迷彩樂園區-以軍事迷彩圖騰為靈感,將自然、軍事歷史及人文活動融為一體,大榕樹盤根錯節成為天然的屏障,木椅以舊營房建材製成,樹群提供人們涼蔭也提供人們聽到蟲鳴鳥叫的機會,讓自然與人文活動緊緊結合。
漫遊道-漫遊道為南北向貫穿基地,保留了兩側優美的大葉桃花心木樹列,遊客可以步行或騎乘單車漫遊穿梭,沿途還有軍事設施及標語供遊客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