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教堂 简介
位于南投埔里的纸教堂,源自于日本神户,在1995年坂神大地震发生后,由建筑师坂茂设计,并在台湾921大地震后移筑台湾。设计师运用纸材轻巧、组装迅速的特性来发想,教堂外墙采用玻璃纤维浪板构筑而成的长方形,内部则使用纸管搭造而成。除了纸教堂建筑,周边也有生态池、装置艺术、作品展示及贩卖部等等,打造为一个融合自然与特殊建筑的生态园区。纸教堂 历史缘由与建筑特色
1995年时,日本发生芮氏规模7.2的「坂神大地震」,造成神户地区六万多栋房屋全毁、四千余人罹难,伴随而来的大火更让当地的教会被烧毁的仅剩一尊耶稣像。满目疮痍的神户地区让建筑师坂茂兴起了协助重建的想法,并以纸材做为构思起点,为社区居民打造一个「集会所」。纸教堂外墙是采用玻璃纤维浪板构筑而成的长方形,内部则是由长5公尺、直径33公分、厚度15公厘的58根纸管组成,可容纳80个座位,并被命名为「Paper Dome」。然而,1999年的921大地震重创了台湾中部,短短的震荡却带来难以估算的伤害。当时日本「神户元气村」的义工们在灾害发生后即赶至埔里,与台湾志工一同抢救灾区,后续也有许多NGO团体、日本学者来台,分享他们的重建历程及社区经营的经验,台日相互交流。在2005年的坂神地震10周年纪念活动后,经过两年多的筹备与计划,纸教堂移筑台湾的想法被实现了──拆解过程迅速而简单,五个工作天后就将所有物件打包完毕,运往台湾。
2008年,台湾更为此盛大举办「千人立柱」活动,邀请来自全台各地的民众齐心合力立下纸柱,让纸教堂再现台湾,同时也象征著灾后重建的希望与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