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台湾科学教育馆简介
国立台湾科学教育馆(简称科教馆)成立于民国45年,在民国92年间由南海学园旧址搬迁至士林新馆现址,馆舍规模扩大了20倍;国立台湾科学教育馆提供中小学科学展览、台湾国际科学展览、各类科教研习活动、大众科学讲座、行动科学馆巡回教育等各种科学活动,让民众能够了解科学新知及增广见闻,以向外延伸、永续发展的目标为民众服务,配合生动活泼的软体活动、先进完善的硬体环境让民众都能不虚此行。国立台湾科学教育馆─楼层主题及展馆配置
科教馆挑高10层,大厅自然采光且明亮,各楼层及展馆配置如下:1. B1 科学展演探索基地─全新完工的探索基地,设有「小黑盒沉浸式剧场」,以及多功能教室/科学教室、餐饮商场及团膳区。。
2. 1F 服务大厅─抬头可见亚洲独树一楼的「空中脚踏车」,并设有服务中心、售票处、哺集乳室、卖店区。
3. 2F 展厅入口/休憩区─结合科学展示、艺术文化、餐饮的复合式空间,以及通往3楼以上展厅之验票入口。
4. 3F 科学探索区─以创新工作坊及科技为主轴,规划包含「敲敲打打工作坊」、「从我到我们—人体奥妙展」、「设计我们的世界科技性别化创新」等展示区。
5. 4F 生物多样性展示区─设有「HOMING找家:生物多样性常设展」及「环境探索角」两个展区,以及不定期推出的特展。
6. 5F 物质科学展示区─「科学游戏世界」、「探索物理世界」及「探索化学世界」三个展区,让参观者动手操作并理解科学原理;还有定期推出活动与课程的「极大极小剧场」与「未来厨房」;更可于「温暖小池塘」体验互动游戏,而热门且刺激的「空中脚踏车」也设于此楼层。
7. 6F 物质科学展示区─由「奇妙的数学世界」与「探索我们的地球」两大展区,让参观者从基础科学体验开始,了解数学奥妙与地球形成历史和台湾地质,东侧的「半导体未来馆」也不要错过。
8. 7F 特展区─占地1700多坪,设有三间特展室,定期展出最新互动性展览。
9. 8F 特展区/博物馆之桥─除特展区外,还有横跨8楼至9楼的「博物馆之桥」,连结物理、力学原理与设计美学,为台湾首座钢木混合室内桥。
9. 10F 屋顶花园─拥有多元功能,涵盖「多功能教室」、「实验花园」、「生态花园」、「蜂花园」等教育空间,更设有能以360度视野观察城市的「城市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