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花博在台中 丰原、后里、外埔三大园区看个够!
By 2018台中花博提供、Janice编辑, TravelKing
更新时间:2018/10/18

2018台中花博已顺利结束,敬请参考其它旅游资讯
2018花博来到台中啰!这次花博共有丰原葫芦墩、后里马场、外埔三个园区,利用花卉与在地文化,激荡出更丰富多元的展出内容,长达五个月的展期让你看个过瘾!

台中花博:外埔园区-乐农馆
图片来源 / 2018台中世界花卉博览会 提供
继2010年台北举办的国际花卉博览会之后,今年「2018台中世界花卉博览会」以「聆听花开的声音」为主题,在丰原葫芦墩、后里马场、外埔园区三大区块,利用花卉打造水岸花都、农食文化、马场花乐园及森林村落等各具特色的园区。台中花博将于11月3日盛大展出至2019年4月24日,长达五个月的展期预计为台中注入大量国内外参观人潮,让台中持续美丽又热闹。

台中花博:丰原葫芦墩公园
图片来源 / 2018台中世界花卉博览会 提供
台中花博:丰原葫芦墩公园
丰原展区是这次唯一「免门票」的园区,花博将葫芦墩公园既有的河岸空间进行改造,借由自然景观的设计手法塑造出「水岸花都」为主题的生态环境,并引入艺术家的大型琉璃工艺作品,营造「幸福花嫁」的氛围。园区拥有全台唯一入围建筑奥斯卡──世界建筑奖(WAF)公共建设的「竹迹馆」,以中央山脉为发想,利用竹子与传统磨石子精心打造高达10公尺的建筑,借由建物的穿透性,让竹迹馆在白天夜晚都有不同光影美感。
丰原展区是这次唯一「免门票」的园区,花博将葫芦墩公园既有的河岸空间进行改造,借由自然景观的设计手法塑造出「水岸花都」为主题的生态环境,并引入艺术家的大型琉璃工艺作品,营造「幸福花嫁」的氛围。园区拥有全台唯一入围建筑奥斯卡──世界建筑奖(WAF)公共建设的「竹迹馆」,以中央山脉为发想,利用竹子与传统磨石子精心打造高达10公尺的建筑,借由建物的穿透性,让竹迹馆在白天夜晚都有不同光影美感。

台中花博:后里森林园区
图片来源 / 2018台中世界花卉博览会 提供
台中花博:后里马场森林园区
后里园区由「马场园区」与「森林园区」组成,将既有马场空间重塑改造,配合花博整建相关设施,并保留马场历史纹理空间作为花博的文化根基。在门外的跑马场兴建花博主展馆,作为以兰花为主题的国际室内庭园竞赛空间,整体园区规划以台湾兰花、铁马、骏马结合展现在地的文化特色;「森林园区」原为总面积约15.18公顷的军营用地,这次以森林循环体系为发展概念,形成自然共生为规划原则,让民众感受富有「森林花园」的花博氛围。
后里园区由「马场园区」与「森林园区」组成,将既有马场空间重塑改造,配合花博整建相关设施,并保留马场历史纹理空间作为花博的文化根基。在门外的跑马场兴建花博主展馆,作为以兰花为主题的国际室内庭园竞赛空间,整体园区规划以台湾兰花、铁马、骏马结合展现在地的文化特色;「森林园区」原为总面积约15.18公顷的军营用地,这次以森林循环体系为发展概念,形成自然共生为规划原则,让民众感受富有「森林花园」的花博氛围。

台中花博:外埔园区景致
图片来源 / 2018台中世界花卉博览会 提供
台中花博:外埔园区
外埔园区因得天独厚的气候与地理环境,四季孕育丰富的水果、花卉,今年园区展现农业根本,以农业休闲体验暨自然环境教育为主,带领游客从中学到「农」、「食」文化,也呈现研发育种、生产加工到包装销售等不同面向,并打造两处永久展馆:智农馆、乐农馆。展区结合农创4.0技术,发展智慧农业,呼应台中花博发展精致农业的目标,传达慢食、慢活的生活意象。
延伸阅读
外埔园区因得天独厚的气候与地理环境,四季孕育丰富的水果、花卉,今年园区展现农业根本,以农业休闲体验暨自然环境教育为主,带领游客从中学到「农」、「食」文化,也呈现研发育种、生产加工到包装销售等不同面向,并打造两处永久展馆:智农馆、乐农馆。展区结合农创4.0技术,发展智慧农业,呼应台中花博发展精致农业的目标,传达慢食、慢活的生活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