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景点导览

台北市 ─ 大稻埕码头
大稻埕码头-大稻埕码头
大稻埕码头/kavin

大稻埕的由来

在台北尚未开发的时候,大稻埕原本是平埔族原住民『圭母卒社』的聚集生活的地方,直到了康熙48年(西元1709年),当时在台居民陈赖章向政府申请了官方开垦直到,开拓大加腊堡地区,包含了大稻埕一带,汉人才渐渐进入这里,开始了农业公正的生活,当时这个地区有一个很大的晒谷场,供这里的居民使用,因此就将这里称为『大稻埕』。

大稻埕的兴衰

从汉人进入开荒拓垦后,一直平静的生活在大稻埕地区,直到了1920年,台湾日治时期,台湾总督府实施了台湾地方官制以及行政区域改制等计划,废除当时台北厅直辖之艋舺、大稻埕、大龙峒三区,设立了台北市,隶属于台北州,虽然大稻埕的区域已被裁废,但是大稻埕并不因此就成了历史名词,时至今日,大稻埕仍然是台北人怀念的所在。

大稻埕码头的繁荣

大稻埕的范围为民权西路以南,忠孝西路以北,西临淡水河,东至重庆北路,往北是大龙峒,往南经北城门进入城中区,出南门后到艋舺,而大稻埕码头位于淡水河畔的5号水门处,环河北路与民生西路口;大稻埕码头的兴起,也与大稻埕地区的发展相当有关,因为大稻埕紧邻淡江,而称大稻埕为稻江,1858年,清廷因英法联军之一役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在1860年,淡水正式开港通商,促成大稻埕往后浓郁的异国情调与繁华景象,实际起卸的口岸,则包括艋舺和大稻埕,艋舺因居民排外性强,加上河口淤积等因素,把通商机会和台北物资集散中心的地位,拱手让给大稻埕;往后,英、美等国商人,纷纷在大稻埕沿河的贵德街和南京西路上设立洋行,而外商鼓励北部农民大量种茶,以便销往自国;在外国洋行带印引下的茶叶贸易,不但使市场扩大,也促使这里的经济发展开始繁荣兴盛;更在刘铭传担任台湾巡抚前后,划定大稻埕的淡水河沿岸为外国人居留区,并改善货运、码头设施及电力通讯等,更是奠定了大稻埕商业繁荣的基础。

大稻埕-大台北的怀旧风味

大稻埕在台北市政府的规划下,在特定的节日也有烟火活动,让民众在淡水河畔欣赏美丽的烟火表演;此外,附近的『大稻埕历史街』也是著名的景点,『海关博物馆』更是展示著世界各国的海关制服以及相关文献、文物,『永乐市场』、『迪化街』更有许多充满人文风情的建筑,让民众在都市的忙碌生活中,能够体验早日的纯朴风情。
 
旅游王编辑组
地址:

台北市大同区民生西路底(五号水门内)

景观特色:

为台湾多项特定节日施放烟火之地点,码头边夕阳美景也常让不少摄影好手聚集取景。

停车场:

交通信息:
google map

【自驾车】
1.行驶国道1号(中山高),于台北交流道(重庆北路)出口下交流道,直行重庆北路后右转民生西路,直行到底进五号水门即抵。
2.行驶国道1号(中山高),于台北交流道(重庆北路)出口下交流道,直行重庆北路后右转民族西路,左转环河快速道路后行驶至民生西路交界处之五号水门右转即抵。

【公共交通】
捷运:
捷运双连站下车,于出口2出站后朝西至公车站牌「捷运双连站」转乘518、811、红33并分别于下述各站下车后步行即可前往。

公交车:
民生西路口(大稻埕码头)─518、539、785
迪化街─811、红33
民生重庆路口─1210、1811、1812、1816、1818、2001、2011、9002
静修女中─42、518、811、红33
保安街口─9、206、255、274、641、669、704

台北旅游新闻

(周休二日专题报导)秋意渐浓、枫叶将转红!台湾西部八大赏枫热区报报

秋意漸濃、楓葉將轉紅!台灣西部八大賞楓熱區報報

烈日闷热的盛夏高温逐渐远离,秋意渐浓的凉爽气候正是出游好时机,各地枫叶也将转红!Trave...

(周休二日专题报导)口袋名单在这!盘点10个你可能听过但不一定去过的景点(上)

口袋名單在這!盤點10個你可能聽過但不一定去過的景點(上)

全台大大小小旅游景点,在台北、宜兰、花莲、台东以及屏东等县市,相信有不...

(周休二日专题报导)台北老街大不同|文青怀旧风带你体验错落时空中的现代感

台北老街大不同|文青懷舊風帶你體驗錯落時空中的現代感

来台北旅游看腻了高楼大厦或是一成不变的商店吗?到老街来走走逛逛感受老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