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觉寺简介
台中宝觉寺为民国16年,来自福建兴化的后果寺住持良达长老为宣扬临济宗所建。良达长老为开山祖师,民国34年,台湾光复后,已故第四任住持宗心大法师将宝觉寺发扬光大,让该处成为台中知名佛门净地,也是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处。宝觉寺主奉释迦牟尼佛,寺内有一金碧辉煌、高达七层楼之弥勒佛像,座上刻有「皆大欢喜」四字,为该寺的地标。弥勒佛像前之「同心公园」,陈列许多栩栩如生的小欢喜佛,与一座80年代的运煤火车头,吸引游客们驻足拍照。
宝觉寺历史与人文
宗心大师为台湾南投县竹山人,曾皈依日本临济宗寺,民国34年返台后,于宝觉寺宣扬大乘佛教。同时,宗心大师向日本争取,迎回今安放于日月潭的玄奘法师灵骨,对台日佛教交流贡献良多。民国44年,日本全国佛教会为促进中日佛教文化交流,赠送日本国宝「解梦观音」于宝觉寺供奉。解梦观音建于西元七世纪,共有两尊。相传只要是做噩梦的人来参拜,即可逢凶化吉。日本为感念战后美国支援其国家兴建,以及先总统 蒋公以德报怨之行,将两尊佛像分别送给美国与台湾。宝觉寺的宗心大师有感于二战后,许多在台日本人的遗骨无人供奉,向中日两国政府提出集中安葬的建议,于宝觉寺纳骨堂前建设安置墓园,每年举办追悼会,历任日本驻华外交人员,也都曾亲临参拜。二战时,许多台湾人被日军征调参战,战死沙场者多达3万多名,战后却无人闻问。宗心住持因此制做灵位,并发下宏愿,欲将36,000名台籍日军遗骨自日本靖国神社迎回,可惜未能如愿,宗心大师已圆寂。
民国71年,日本「日莲宗」佛教团体来宝觉寺参访,知悉此事后,制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日军征赴战场而战殁之参万多名台胞原日本军人军属之灵位」于宝觉寺,并捐助建造「和平英魂观音亭」,告慰二战牺牲的台湾日本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