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纪念馆缘起
佛陀纪念馆位于高雄佛光山,于2011年底落成,兴建缘起于1998年星云大师至印度菩提伽耶传授国际三坛大戒,当时西藏喇嘛贡噶多杰仁波切(Kunga Dorje Rinpoche)为感念佛光山长期促进世界佛教汉藏文化交流,设立中华汉藏文化协会,并举办世界佛教显密会议,并创立国际佛光会等,遂表达赠予护藏近三十年的佛牙舍利,并希望佛光山能于台湾建馆供奉之,以表达感谢之意。佛陀纪念馆建筑简介
佛陀纪念馆坐东朝西,总面积达100多公顷,历经9年才落成,设计经过无数次的修改更动,才有今天的主题建筑风格。主体建筑除位于中轴线上,从东至西依序有礼敬大厅、八塔、万人照相台、菩提广场、本馆及佛光大佛等,另外南有灵山,北有祇园。形成「前有八塔,后有大佛,南有灵山,北有祇园」的格局。纪念馆本馆
高度约50公尺,占地4000坪,为覆钵式塔身,共七层楼,主要殿堂有金佛殿、玉佛殿、舍利殿、观音殿、大觉堂等。本馆除供奉佛牙舍利外,还设有大型多功能展示空间。基座的四边则有四座塔,塔身壁龛有浮雕,塔内各设有菩萨造像。地下设有48个地宫,展示各式相关文物,但每百年才会开启一室,全部地宫开启需费时4800年。
菩提广场、万人照相台
菩提广场面积可同时容纳3万人广场中有18尊罗汉圆雕,两侧廊道壁面上分别浮雕佛陀行化图及星云大师所书的赞佛偈。广场前方的万人照相台共有37阶,象征37道品。
八塔
位于本馆前方,为8座不同功能的塔,象征佛教的基本教义-八正道
礼敬大厅
位于馆区入口,意为「礼敬诸佛」之意,在此沉淀心灵厚,走「成佛大道」、抵达佛陀纪念馆本馆进行礼佛。门前有两座雕像群,右为大象,代表佛陀乘白象入胎,以纪念佛陀降诞;右边狮子代表佛陀的般若法音,用以阐扬佛陀法义。
佛光大佛
位于主馆后方,为佛陀纪念馆的地标,大佛高108公尺,采用1872公吨铜铁建造而成,为目前世界最高的青铜坐佛。
灵山
本馆左边的灵山洞窟,为提供禅坐修行之用。
祇园
本馆右方的祇园供人散步,并设有亲子舞台,可举办小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