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莎夫人蜡像馆简介
杜莎夫人蜡像馆位於荷兰北荷兰省阿姆斯特丹主广场旁边,是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於西元1970年在全世界设立的第一家分馆,杜莎夫人蜡像馆每年规画不同主题的展览,馆内的蜡像造型栩栩如生,包含主角的身高、发型、身形、皱纹和疤痕都和真人相同,是杜莎夫人蜡像馆最吸引人的所在,让杜莎夫人蜡像馆不仅是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著名景点,更是闻名全球的旅游胜地。阿姆斯特丹的杜莎夫人蜡像展览可分为三部分,分别是阿姆斯特丹的历史介绍、恐怖屋和世界各地名人的蜡像,
杜莎夫人蜡像馆-制作过程
杜莎夫人蜡像馆需要制作如此栩栩如生的雕像需要经过十分冗长的步骤和时间,雕塑师先要为名人仔细丈量身高和体形,并聘请摄影师拍摄超过200张以上的照片以供制作时参考;蜡像上的头发也是按照取样时取得的名人头发样本,去搜寻类似发质的真人头发,再以人工的方式一根一根植入蜡像,塑造身躯和头颅工程需花费350小时、植发工程约140个小时、雕像上色约49个小时,从开始到完成完成一个蜡像约需6个月的时间,如此繁复的作工只有在杜莎夫人蜡像馆中才欣赏得到珍贵的艺术品。
杜莎夫人蜡像馆-杜莎夫人
杜莎夫人一生的传奇由西元1761年法国斯特拉斯堡开始,本名玛丽.格劳舒茨(Marie Grosholtz),在父亲死后前往母亲的雇主菲力.科提斯担任女管家,并科提斯身旁学会了蜡塑的手艺,科提斯为路易十五的情妇至作了一尊蜡像,是目前杜莎夫人蜡像馆藏品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1770年科提斯开办了第一间蜡像馆,1776年并将展览移至巴黎皇家宫殿举办;1777年玛丽发表他第一座作品哲学家和科学家伏尔泰(Francois Voltaire),也为其他名家像是富兰克林、卢梭等等伟人制作蜡像,他的作品广受好评因此被邀请到皇宫内教授路易十六妹的艺术教育,法国大革命后玛丽为受害者制作头颅的面模,并被迫位法王路易十六和其他皇亲国戚制作死亡面具;1794年科斯特逝世并将他的蜡像作品转给杜莎夫人,但由於拿破仑战争的缘故,杜莎夫人只能待在伦敦无法回到法国,因此他就带著许多蜡制艺术品游走英格兰和爱尔兰,并於1835年在伦敦贝克街举办一个永久性的展览,至1850年杜莎夫人逝世,但其制作蜡像的精神永存在人们的心中。
荷兰阿姆斯特丹旅游
来到荷兰阿姆斯特丹旅游,想要体验最具荷兰风情民众可计画前往像是安妮之家、市立美术馆、红灯区、阿姆斯特丹历史博物馆、水坝广场、西教堂、梵谷美术馆、阿姆斯特丹运河、鲁本斯故居、伦伯朗广场、阿斯米尔、中央火车站、新教堂和旧教堂等等旅游景点,在深具魅力的荷兰阿姆斯特丹找到最迷人的景致。
旅游王编辑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