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史蒂芬大教堂简介
圣史蒂芬大教堂位於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市中心,是维也纳最重要也最知名的地标,为中世纪宗教建筑,原建筑建於1147年属於罗马式风格,后来遭受两度大火便在14世纪时修建成为哥德式建筑,又历经土耳其人的炮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轰炸,又在战后修筑成为今日的规模,高达137公尺的尖塔更是维也纳的象徵,继科隆大教堂之后全世界第二高的教堂尖塔,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哥德式教堂。
圣史蒂芬大教堂-历史发展
西元1147年巴奔堡戍边伯爵建造了一座方殿式罗曼风格(对罗马风格的模仿)的教堂,即今日圣史蒂芬大教堂的前身,历经两次大火之后波西米亚国王又重新建造了一座方殿型的教堂,如今圣史蒂芬大教堂的西门即是当时的遗迹,15世纪建造南塔、16世纪建造北塔,到了18世纪圣史蒂芬大教堂的高塔落成,之后圣史蒂芬大教堂的修建工作就一直在进行,延续到1962年奥地利各州都在负责教堂的各部份,共同修建圣史蒂芬大教堂。
圣史蒂芬大教堂-建筑特色
圣史蒂芬大教堂哥德式的建筑风格,在教堂屋顶贴满菱形彩色琉璃瓦,两排哥德式的柱子将教堂正殿分为三部分,而在坛背后唯一的两块免遭摧残的玻璃窗画射进了五彩缤纷的光线,让圣坛增添了神秘的氛围,另外137公尺高的尖塔也是其建筑特色,民众也沿著塔楼内狭窄的回旋梯拾级而上,欣赏维也纳迷人的市景风貌。
旅游王编辑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