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太古道(糕仔崁古道)简介
奋太古道(糕仔崁古道)位于嘉义县竹崎乡,以将近有2000个砂岩打造的矩形石阶为特色,连接奋起湖至太和瑞里故名为奋太古道,可和瑞太古道连接,目前起点至山顶只剩约1公里长的路程即可到达海拔1815公尺的光仑山顶,路途海拔落差近400公尺,由于走完古道全程会汗水涔涔,因此又称作『汗路古道』。奋太古道(糕仔崁古道)的历史发展
奋太古道原名糕仔坎古道,其由来是当时邻近的梅山、太和山区农民多要挑著竹笋前往奋起湖贩售,此外木炭、香末、木耳、香菇、山棕、苎麻等物产都是靠此路往来,其中有一农民因好赌将卖竹笋所得全数输尽后,没有钱可以吃饭因此偷吃店家贩卖的糕仔饼,不幸被抓到,但是店家看他可怜,不忍送他进官府,便要求他修筑一条步道以方便太和与奋起湖间居民往来,步道完成后帮地人称此为『偷吃糕仔崁』;第二次世界大战台湾光复后,这条古道逐渐荒废,至近年由于登山风潮兴起,当地居民觉得原名不雅,因此改称『糕仔崁古道』,最后用古道的终点和起点的地名来命名故称『奋太古道』。奋太古道(糕仔崁古道)的沿途景致
奋太古道(糕仔崁古道)沿途林向主要由柳杉、孟宗竹及石篙竹林等所组成,台湾柳杉树干笔直、树形俊拔,孟宗竹则是翠绿竹节顶著鲜绿细竹叶,更往上层则为自然林,天然阔叶苍苍郁郁的景色,加上昆虫与鸟类、蕨类、藤蔓、蕈类等生态资源,构成一幅优美的图画。奋太古道(糕仔崁古道)的玩法
民众欲探访奋太古道(糕仔崁古道)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您可先前往闷柴窑和日本神社作停留,再循奋太古道(糕仔崁古道)登山口,下山后可到达爱玉的发源地,在前往从日据时代就有的土地公庙,再折返至奋起湖,路程大约4小时;第二种可直接奋太古道(糕仔崁古道)从登山口进入,步行至土地公庙时右转,可到达巨木林道,回到日本神社再折返回奋起湖,路程大约90分钟。阿里山旅游网提供阿里山旅游、住宿相关资讯 https://www.travelking.com.tw/tourguide/alis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