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村文化遗址,总面积近30万平方米,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最著名的文化遗址之一。遗址文化层厚约 2米,最厚处达4米,自下而上分别是仰绍文化中期、仰绍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早期、龙山文化中期。
仰绍文化遗址从发现至今七十余年间,共经过三次有计划的发掘。其主要出土器物有石器、骨器、陶器、蚌器。用於农耕的石器有斧、铲、凿、锛等工具;用於狩猎的有石镞、弹丸、石饼等;用於纺织的有线坠、纺轮、骨针、骨锥等。当时人们的生活用具均为陶质,有陶鼎、罐、碗、盆、钵、杯、瓮、缸等。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陶器上精美的装饰图案,其纹饰有宽频纹、网纹、花瓣纹、鱼纹、弦纹和几何图形纹等,彩陶是仰绍文化独具的特徵。
仰绍文化以农耕为主,属於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社会阶段。它以黄河中游为中心,南达湖北,北抵内蒙,是黄河流域非常强大的一种远古文化。
仰绍文化的发现,宣布了中国无石器时代文化论调的彻底破产,因而仰韶村文化遗址被中外考古界誉为文化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