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简介
寒山寺位於江苏省苏州市枫桥镇,坐东朝西的地理位置面对古运河,建於六朝年间约西元502年至509年间,初名为「妙利普明塔院」,至唐朝贞观年间名僧寒山和拾得从天台山来此作住持,并改名为「寒山寺」,宋朝年间节度使孙承佑建造七层浮屠,后又改称「普明禅院」,嘉靖年间僧本寂铸大铜钟和钟楼,往后明朝年间也曾数次重修寒山寺,曾是历史上注明的十大名寺之一;寒山寺以唐朝诗人张继所作的《枫桥夜泊》闻名海内,让来到寒山寺的游客更能感受诗词中的意境。
寒山寺-建筑风格
寒山寺整体建筑为江南园林风格,占地约为12000平方公尺、建筑面积约为3400平方公尺,现存主要建筑迹有大雄宝殿、藏经楼、枫江楼、罗汉堂、钟楼、碑廊、普明宝塔等。「大雄宝殿」清朝的特色建筑,祀奉释迦摩尼和迦叶、阿难侍像,大殿内有十八罗汉金像、寒山像和12块历代诗人题咏的石刻,还有一口象徵中日友好的铜钟;「罗汉堂」供奉500尊罗汉像;「碑廊」一处在钟房对面陈列宋朝和明朝的碑石,另外一处在普名塔院内以张继《枫桥夜泊》诗碑最富盛名。
「藏经楼」宽约9.8米、楼高两层,是收藏各种经书的所在地,以清版梵本《龙藏》为最珍贵的经典,底层悬挂由赵朴初所书的「寒拾殿」匾额,供奉寒山和拾得两位大师的金身塑像,背后为千手观音石刻像,两侧的墙壁上科有金刚经,更展现出佛法无边的气势;「普明塔院」位在藏经楼后方,是近年来新落成的建筑,回字形的平面设计附有唐代风格,塔院的中央为普明宝塔,是欣赏运河的好所在,塔院的主殿法堂是大师们宣扬经法的场地,露台和碧池环绕是绝佳的地理位置,露台中央有一座九龙王凤青铜宝鼎。
苏州旅游
来到江苏省苏州旅游,除了可前往寒山寺体验枫桥夜泊的文人气息以外,尚可计画前往苏州旅游景点,让民众的苏州旅游更为丰富,像是拙政园、留园、虎丘风景区、周庄以及枫桥风景名胜区等等,也别忘了品尝枣泥拉糕、薄荷拉糕、奶黄松糕、蟹粉小笼包和生肉汤圆等等苏州美食喔!
旅游王编辑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