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坛位於北京西城区南礼士路西侧,又名夕月坛。它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夜明神(月亮)和天上诸星神的场 所。该坛方广四丈,高四尺六寸。面白琉璃,阶六级,俱白石。内棂星门四,东门外为瘗池,东北为具服殿;南门外为神库,西南为宰牲亭、神厨、祭器库,北门外为钟楼、遗官房。外天门二座;东天门外北为礼神坊。月坛坛面以白色琉璃铺砌,象徵著白色的月亮。
解放后,政府加强了对月坛的保护与建设,并於1955年将其辟为公园,以供人们休息娱乐。经多年营建后,月坛公园的面积大为扩展。整个公园分为南北两部分,北园以红砖绿瓦的古建筑和规则式的道路为特徵,这里也就是明清时期的月坛。南园是新辟的游览区,以山石水池、迂回曲折的园路,组成一个自然山水园的格局。其设计建造以月为主题,园之名也取为邀月园。邀月园中部有一组小院,取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之意而名天香院。天香院南侧天阔的草坪上,有数只玉兔,与天香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