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歷史

【樂天知命--布農族】

布農族原居住於玉山山脈一帶,是名符其實的高山原住民,人口約四萬多人,語言系統屬南島玻里尼西亞語系,體型矮小,由於長年縱橫於中央山脈,成為雄據台灣中南部且遷徙分散最廣的一族,現在分佈於花蓮縣、台東縣、高雄市、南投縣等地。

樂天知命的布農族

分佈
布農族由五個杜群組成,即郡杜群(isbukun)、巒社群(taki banuaz)、丹社群(taki vatan)、卡社群(takibakha)、卓杜群(taki tudu)等;在花東縱谷居住的布農族以郡杜群(is bukun)最多,分佈在台東縣的延平鄉、海端鄉,其次是巒杜群(taki banuaz),分部於花蓮縣的卓溪鄉;丹社群(taki vatan)居住於萬榮鄉的馬遠村及瑞穗鄉的奇美部落。

物質生活

為係以農耕與狩獵為主要生活,在農耕方面:族人基於小米耐寒、耐旱,能適應不良環境的特性,而做為維生的主要作物,因此產生了許多有關的粟作祭儀,重要的祭儀有:開墾祭、拋石祭、播種祭、鋤草祭、封鋤祭、驅鳥祭、收穫祭、進倉祭等。布農族依據月亮的圓缺,將一年分為十二個月,刻於木板上形成有名的布農族畫曆。在布農族有關的粟作祭儀中,祈禱小米豐收歌(pasibutbut),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歌,布農族人認為這首歌唱得好壞與否,將直接影響收成,所以從開始到結束,都要保持嚴肅、虔敬的心。

狩獵方面:打獵不僅是獲取食物的一種方式,更是確立生命意義、價值及維繫著氏族社會的穩定與傳承,團結與和諧的力量。

社會制度

布農族是父系社會,在傳統的布農社會裡,採行大家庭制,男女分工合作;家裡的事務,由最年長的人負責指揮,強調群體性,依從社會群體的決定,同心協力抵禦外侮,集體打獵、耕作、造屋。在傳統的布農社會裡,只有男女老幼之分,沒有階級的分別,人人生而平等,大家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過著民主式的社會生活。

宗教信仰

樂天知命的布農族

布農人的生命歷程,可以說是一部實踐儀式過程的記錄,無論日常生活行事,生命中的關口,以及年中的各項活動,均以「儀式」串聯而成,如此嚴謹有序的歲時祭儀及生命禮俗的生活,其所代表的意義,是要布農人依賴生命中的節奏生活,樂天知命,活在生命的節拍中。現代的布農人已信奉基督教及天主教,在各部落裡,形成新的精袖所託。

文化特色

布農族人在台灣本土的歷史,遠較外來的族群久遠,所發展出來的文化乃是充滿叢林智慧的山林文化,以山林自然的本質為核心;以自然之音為音,以自然之味為味,以自然之色為色,所以布農人在日用器物之製造,是直接呈現器物本來的風貌,迴避刻意性的文飾雕琢。在音樂方面的呈現,是追求集體和諧的八部和聲唱法,一首「祈禱小米豐收歌Pasibutbut」的和音唱法舉世聞名。射(打)耳祭是布農人最盛大的祭典活動,每年的春耕後時節,天籟之合音就會迴蕩在花東縱谷之間,你將可以深深感受到布農人的熱情、信賴天地及樂天知命的性格。

資料來源: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