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金針花季
時間:每年8~9月
地點:花蓮縣玉里鎮赤柯山、富里鄉六十石山

關於金針花
赤柯山及六十石山當地的居民幾乎都是八七水災之後,由西部地區移居至花蓮,這些被迫遷移家園的居民原本在山上種植地瓜、玉米、豆類等作物,在生活逐漸穩定之後,還養殖了雞隻及豬隻並在收成後,以人力的方式運送下山販賣或換取日常用品、白米等以糊口,直至居民們發現當地土壤、氣候相當適合種植金針,且金針在收成後可以乾燥的方式保存,不僅在交通及路況不佳的當時有相當助益外,也有不錯的收獲,所以開始大量種植金針,時至今日,赤柯山、六十石山在經過不斷的開發、建設,成為現在民眾口中的東部美景。「金針花」又稱一日花、忘憂草,在每年7~9月綻放,最初是花東地區農民賴以為生的農作物,由於成熟的花苞只有一天的採收期,開了花之後無法製成食用金針,失去了經濟價值,所以來不及採收而開花的金針花,成為大片美麗的金針花海,但對於赤柯山的居民來說,金針花並不是基於觀賞的理由而栽種,而是來不及採收的遺憾,但也因為如此,帶動了這兩個地區的觀光發展。
細說赤柯山
花東縱谷海岸山脈上的赤柯山,由於週休二日的興起,慢慢崛起至目前為止,已成為花蓮旅遊的行程安排之一,赤柯山在日據時代,整片山頭曾盛產堅硬的赤柯樹,在當時被輸出至日本做成槍托而聲名一時,因此當地被稱為赤柯山。位於花蓮縣的玉里鎮是一處多重族群聚集的小鎮,其中包含客家人、阿美族、平埔族、嘉義竹崎等族群,這些族群先後定居此地,而大量栽種金針花的時期,則為嘉義過來的移民最早開發,由於民國四十八年一場著名的「八七水災」讓許多西部地區的農民一夕間失去所有田產及房舍,於是大批移往地廣人稀的後山花蓮,但因平原地區已被先期移民所墾植,只好遷往山麓或丘陵地帶,居住並栽種各式作物。
六十石山的由來
位於後山花蓮最南端的富里鄉,海拔高度約八百至一千公尺,在日據時代原為一處盛產樟樹的茂密山林,由於當時建設東部鐵路需大量枕木,而樟樹可製成樟腦的經濟價值,讓這個茂密的樟樹林殘留下的是一片的光禿,「六十石山」這個名稱的由來眾說紛紜,有一說是因早年當地每甲地可種植約6000斤(60石)稻榖而得名,念法也有所不同,有人唸作「六十石(ㄕˊ)山」、亦可稱為「六十石(ㄉㄢˋ)山」,但正確的由來及唸法,已不得而知。
花蓮金針花季
【2021花蓮金針花季】於110/8/7-10/14舉行(最佳花期預計為8/14-9/21),防疫期間上山之人車將採總量管制,平日上限2000人、假日上限5000人,賞花請務必全程佩戴口罩並配合防疫指引。當地政府自民國八十九年開始,陸續在赤柯山及六十石山這二個金針產區發展休閒農業,並輔導及培訓農民,如何經營民宿以及解說的技巧,在當地居民親自整理、改善金針產區的環境之後,使得這兩個地方成為低度開發且以環境復育為導向的觀光勝地,花蓮地區的年度賞花活動「花蓮金針花季」,也因此展開,每年七月至九月是金針盛產期,除了美麗的金針花海景觀之外,前往花蓮旅遊,也可進行夜間生態觀察、觀星以及品嚐金針風味餐等,而當地相關旅遊業者,也會配合金針花季,推出採金針體驗、賞鯨、泛舟等相關活動遊程。
花蓮金針花季交通管制注意事項:
為紓解賞花民眾塞車之苦,每年的金針花季均實施交通管制,六十石山及赤科山全線禁行甲、乙類大客車,9人座(含)以下自小客車及機車(含重機)均可正常通行,惟需遵守下列管制規定:
- 富里鄉「六十石山」於花季期間,每日07:30-17:00採單行環繞園區動線,並規劃上下山分流制,上山路線為「竹田村入口」(台9線293K處),下山則由萬寧至復興部落聯絡道路起點至阿眉溪方向出口。
- 玉里鎮「赤科山(赤柯山)」除禁止上山之車輛外,其餘維持雙向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