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Cathe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
巴黎聖母院Cathe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聖母院
聖母院/林美妍

巴黎聖母院簡介

巴黎聖母院位於法國法蘭西島巴黎市中心、塞納河西堤島東側南岸,整體建築風格為哥德式,不僅是巴黎市的主教堂也是巴黎最具代表性的歷史古蹟和旅遊景點,建於西元1163至1250之間,歷史相當悠久,其法文原名中的Notre Dame意指我們的女士,其女士即為耶穌的母親聖母瑪利亞;巴黎聖母院門口的聖母院廣場中有一座『原點紀念物』(Point Zéro),是法國測量全國各地里程的起測點,不僅是真正的法國文化中心所在處更具有相當深遠的象徵意義,因此巴黎聖母院擁有『巴黎之心』的美名。

巴黎聖母院-歷史發展

巴黎市的發展可源自於羅馬高盧時期,在當時西堤島即有一座羅馬神殿,後來基督教的傳入羅馬神店也改建成為基督教堂,西元1159年當時的主教Maurice de Sully決定在西堤島上建造媲美St.Denis修道院的大教堂,便在1163年教皇的命令下開始興建,匯集四方優質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由Jean de Chelles和Pierre de Montreuil兩位知名的建築師所設計,終於在1354年完工,便取代Sainte-Chapell成為國王的加冕場地,在法國奠定了一定的地位;法國帝制的結束巴黎聖母院也逐漸落寞,直到1841年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出版一本以巴黎聖母院南塔鐘樓為背景的小說《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譯為巴黎聖母院或鐘樓怪人),再度讓民眾喚起對於巴黎聖母院的記憶,因此不久之後維優雷•勒•杜克的(Viollet-et- Duc)建築師開始修復巴黎聖母院,花費約23年的時間重新雕刻、裝潢彩色玻璃窗、修飾屋頂大門並增建中央高塔,讓我們看到今日蓬蓽生輝的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建築風格

巴黎聖母院初建時,在主教的堅持下以填土、拆屋的方式新增不少土地,使得可以鋪設一條寬約6公尺的『新聖母院路』(Rue Neuve Notre-Dame),是當時巴黎最大的一條街,而巴黎聖母院叫堂主體沿襲古教堂的格局,有5個縱艙包括1個中艙與兩側各2個的翼艙,巴黎聖母院全長128公尺、全寬則40公尺,18世紀時建築師蘇弗洛在教會的要求下將正面的門口擴大以便團體活動能順利進行,並為了改善巴黎聖母院內的採光將彩色玻璃改為透明玻璃,僅在南、北和西面保留玫瑰窗,至19世紀維優雷•勒•杜克則將中古時期時的建築回復,讓巴黎聖母院回復昔日的風味,成為富有中古世紀歐洲氣息的建築。
林夢真 撰文
交通資訊:
google map